近年來,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旨在促進智能制造發展的文件和措施,如《中國制造2025》、《積極推進“互聯網+”行動指導意見》、《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》,并以此形成了制造強國戰略政策體系。為智能制造發展和制造業轉型升級創造了寬松良好的政策環境。
目前,這一整套成型的政策體系正在持續釋放政策紅利,大量企業開始主動擁抱智能制造,我國制造業邁向高端化的趨勢也日益明顯。隨著后續各項針對性措施的不斷落地,我國智能制造水平有望不斷提升,制造業強國戰略和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目標也將得以穩步推進。
在各項政策的助力下,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開始主動擁抱智能制造,并積極應用云計算、大數據、機器人等相關技術,建設和布局智能工廠。據各地地方政府統計顯示,不少地區的制造業企業均在智能制造領域展開布局,相關技術已經進入應用層面。
在已經形成的良好政策環境和產業環境基礎上,我國還進一步通過開展試點示范和推進重點項目等方式,形成了大量成熟經驗,并在大飛機、軌道交通、5G、下一代互聯網等重要領域和項目上實現了突破。
除了大飛機等上述領域外,我國還正在培育一大批重點項目,這些在未來同樣會對我國制造業的整體轉型升級貢獻良多。據工信部介紹,2016年和2017年我國分兩批展開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作,遴選了超過150個重點項目進行攻關。這些試點示范項目涵蓋了眾多制造業領域,不但包括石化、鋼鐵、有色、航空、汽車、制藥等多個傳統制造業產業,還涉及航天、航空、高端裝備制造、機器人、增材制造、新能源等我國正在積極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。
以工業機器人為例,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,并形成了京津冀、東北、長三角、珠三角和中部地區五大機器人產業集聚區。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預測,未來我國將在全球工業機器人領域起主導地位,到2019年我國工業機器人的銷售量將達16萬臺,占全球銷售量的40%。
制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據不可替代的位置。《中國制造2025》出臺以來,智能制造及相關產業得到飛速發展,不但迅速壯大成全新的產業,還逐漸成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推力。
上一篇:壓力變送器工作原理
下一篇:壓力傳感器、變送器常見故障